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政策
甘肃省甘南州六条措施推进民族乡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16-09-28   信息来源:至尊全讯555050   

  近年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县两级政府按照省、州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举措、狠抓落实,使民族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4个民族乡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底的2343元增加到2015年的4498元,净增2155元;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2329人,下降到1206人。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县、乡层层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分管领导任组长的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领导小组、大数据平台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四大班子齐抓共管、有关部门通力配合、社会各方面助推的组织领导体系和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二是树立精准意识,实行挂图作战。4个民族乡紧紧围绕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坚持把对象精准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首要前提,按照“一核二看三比四评议五公示”的方法和程序,在4个民族乡连续开展了贫困村、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同时,整合驻村帮扶工作队、双联干部及乡村工作组,上门到户填制脱贫计划、帮扶措施、工作台账等“农户3本台账”,并将党员结对帮扶情况也一并制图上墙。通过上述三项措施配套推进,民族乡脱贫攻坚的精准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扶贫工作实现了从“被动粗放”向“主动精准”的历史性转变。
  三是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环境条件。4个民族乡基础建设稳步推进。累计实施危旧房改造项目937户,节能示范项目188户,风貌改造517户,游牧民定居68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群众226户;新修河堤、护坡10.2公里,硬化村道、巷道102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379盏;移动网覆盖达到93%,宽带率达50%;先后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项目2500多亩,新建公益林300亩,村内绿化2000平方米;新建古战观景台一处。
  四是注重产业培育,拓展增收渠道。第一强化提高农牧民素质。扎实开展贫困村“两后生”、青壮年劳动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共完成各类培训70多期3205多人次,571人取得劳务技能证书,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7800多万元。第二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利用民族乡擅长种植养殖的技术,2016年种植藏中药材2.3万亩,油菜2.5万亩,牧草4.3万亩,建设青稞基地4000亩,狼肚菌种植棚14座,修建标准化暖棚36座,散户养殖棚200多座,扶持成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39家;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发展刺绣工艺,年生产鞋垫、枕套、门帘等刺绣工艺品1200件,每户增加经济收入4000多元。第三加快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借助甘南州“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机遇,充分发挥民族乡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把民族文化产业作为推动民族乡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改造文艺演出队伍,提升节庆活动、文化活动的质量,积极培育传统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设施,发展民族特色乡村旅游业,加大杓哇寺院、白石山、康多大峡谷等旅游景点建设力度,共扶持农家乐21户,每年创收260多万元,带动就业近400人。
  五是重视公共服务,保障改善民生。第一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九年制义务教育均达到县级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费享受到营养早餐;第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缴费率达96%以上,新型农牧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4%以上;第三环境整治成效显著,生态建设成果丰硕。对主街道、村社“脏乱差”进行全面整治,村容村貌发生可喜变化,农民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增加了当地群众的“幸福指数”。
  六是发挥金融作用,破解瓶颈制约。坚持发挥金融资金的杠杆作用,利用省州出台的一系列金融扶持农牧村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和发挥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有效作用,加快了精准扶贫的进程。民族乡累计完成774户3870万元的精准扶贫贷款;累计发放双联惠农贷款1949万元,其中农户贷款228户,共1409万元,主要用于种植养殖业;产业贷款6户,共540万元,切实解决了贫困户因缺资金而制约发展的问题。


  
中国民贸微信公众号
中国民贸微博
COPYRIGHT © 1986-2016  BY 至尊全讯555050 - 至尊全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左安门内大街20号 邮编:10003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433号